和中止呕:能温胃散寒,降逆止呕,可用于治疗脾胃不和、胃寒引起的恶心、呕吐等症状,无论何种原因导致的呕吐,只要有脾胃虚寒的表现,都可使用。
温脾止泻:有温暖脾胃、涩肠止泻的作用,可用于脾阳不足所致的腹泻、便溏,尤其对寒湿痢疾、久痢不止等有一定疗效。
温肺止咳:能温散肺寒,对于肺寒咳嗽,有减轻咳嗽、咳痰症状的作用。
副作用助热伤阴:性温,阴虚内热者服用可能会加重体内热邪,导致口干舌燥、五心烦热、潮热盗汗等阴虚症状加重。
刺激肠胃:过量使用可能会刺激胃肠道,引起胃脘部灼热、疼痛、恶心、呕吐等不适症状,尤其本身有胃热、胃溃疡等病症的人群更易出现。
配伍配附子:如用于治脾阳虚而致的寒湿痢疾的配伍,炮附子 10g,煨姜 25g,粳米 100g,可增强温阳散寒、止泻的功效。
配干姜:治寒痢不止,煨姜、干姜各等分,共研末,醋、面调和为丸,每次 6g,米汤送服,每日 3 次,可增强温中散寒、涩肠止泻之力。
配豆蔻仁:如在 “煨姜丸” 中,可增强温胃止呕、行气消胀的作用,用于治疗胃冷等病症。
炮制用鲜姜切片,用纸包煨,至姜外表焦黄色,内黄色为度;或纸包后置炉火旁烘煨;也可将鲜姜用纸六、七层包裹,水中浸透,置火灰中煨至纸色焦黄。用法用量内服:3-10g,煎汤。主治疾病及特殊功效脾胃虚寒之呕吐:对于脾胃虚寒导致的恶心、呕吐,能温煦脾胃,和中降逆,有效缓解呕吐症状,是治疗脾胃虚寒呕吐的常用药。
寒湿痢疾:对脾阳虚所致的寒湿痢疾、久痢不止、里急后重、腹中绞痛等,有温脾阳、止痢疾的特殊功效,可改善肠道虚寒状况,减轻痢疾症状。
常用方剂煨姜丸:与硇砂、附子、豆蔻仁、胡椒、干漆等药材配伍,主治胃冷。
通真煨姜丸:与良姜、诃子、肉桂、木香、肉豆蔻、破故纸、茴香、葫芦巴等药材配伍,主治痔疮。
逍遥散:可与柴胡、白芍、当归等配伍,在其中起到和中缓急等作用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